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详情

杭州一房主提前还贷排队要等3个月 每天都在计算利息心好痛

行业资讯 来源 :热点资讯 2023-02-01 15:04:33

“钱准备好了,没想到还钱要排队,而且起码要排三个月。”2023年伊始,打了十几个电话、特地跑了银行网点、折腾了一个多月之后,杭州的李女士还是没法顺利还贷。


【资料图】

“提前还贷”从去年开始频频冲上热搜。进入2023年,提前还贷之风又起。李女士作为今年新一波加入提前还房贷的生力军,面临还贷难新问题:不仅国有大银行难预约提前还贷,小银行也要排队1个月起,这在以前都不可想象。

01还贷故事一:李女士的年终奖

本来以为年终奖到手可以去还贷款了,没想到钱也是还不进去——杭州城西的李女士正在为提前还贷烦恼。

8年前,李女士为孩子买了一套学区房,当时她在杭州一家国有行贷款近300万,房贷利率是5.15%。2022年12月份,李女士打算在线上尝试预约还贷,但没有成功。

今年1月中旬,李女士和丈夫的年终奖都到手了,加起来有近50万元,再算上手头的一点积蓄,总计可以凑出120万元,正好可以把尾款全部还清。

“我想着已经进入2023年了,提前还贷没那么紧张了,但是我打电话联系了银行信贷经理,他说还是很紧张,要等到三月份以后。”李女士告诉记者:这确实有点沮丧,120万元的钱在手里,早还一天,就是少付一天的利息。

在此之后,李女士又软磨硬泡地打信贷经理电话十几次,问能否通融通融或者想想办法,对方都表示真的没有办法。

李女士琢磨可能线上预约、和信贷经理电话打打都没有用,去银行网点也许更有可能。在春节前一周,李女士特地来到网点咨询还贷事宜,但是窗口工作人员的回复跟信贷经理一样:让李女士再等等,预计到三月份可以办理提前还贷。

02还贷故事二:小陈的理财产品

90后小陈是春节后才计划提前还贷,想提前还贷的钱也不多:她有一笔理财的钱10万元在春节后刚刚到账,再加上5万年终奖,还有这两年的5万元积蓄,总计想提前还贷20万元。

“我房贷也有210多万元,20万元还进去也不多,但能还一点是一点。再说理财、投资啊这些,这两年都不行,我那10万元的理财都差点亏本,这种行情,我想还是拿去还房贷划算。”

小陈告诉记者,“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之前利率太高了,我是2021年摇号买的首套房,利率高达6.2%,本来也没想到急着还房贷,但是朋友们都说,给利率站岗完全没有必要,这钱可以省下来,我想想也是,就动了心思。”

小陈联系了银行信贷员,信贷员告诉她,目前直接要还上是不可能的,可以先去线上申请还贷,估计等待一个月左右即可。

小陈的放款行是省内一家股份制银行,不算大行,“没想到还20万元也要等一个月,真有这么难吗?”小陈有点抱怨。

03还贷故事三:老赵的抵押贷

做手机生意的老赵,是去年12月开始操心还贷的事情。

去年下半年,老赵身边不少同事、朋友都在操作还房贷,有些提前还成功了。而老赵的提前还贷“催化剂”,是年底时老赵不经意得知某国有大行推出的房产抵押经营贷,利率低至3.65%,而老赵早几年的房贷利率是5.65%,这中间相差正好2%的利率,如果能办出房抵贷,再把钱用来还房贷,以他200万的房贷来说,每年要省下4万元。这对做小生意的老赵来说,也是节约成本的一个好方法。

这家国有行的房抵贷按资金用途是经营性抵押贷款,老赵根据贷款要求,提供了名下公司的营业执照、公章、征信报告等资料,又约了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实地勘察经营场地和抵押物。

为何大家急着提前还贷

从去年到今年,为何大家都急着提前还贷?

“当年大家是能贷7成绝不5成、能贷30年还绝不贷20年,本质原因是当时房产升值收益大于借贷利率支出。”杭州一家国有银行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市场环境变了,做经营的人都算得很精,一但觉得房产升值的收益可能跑不赢借贷利率了,马上觉得不划算。”

第二个更现实的原因是:房贷利率。

“现在LPR利率低了,购房人都觉得提前还贷很明显可以省下利息,他们认为这是划算的。”招商银行杭州一家营业网点的信贷经理这么分析。

2023年1月20日,央行公布了最新五年期LPR利率,4.3%的基准利率从去年8月至今纹丝不动,4.3%是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可以做到3.9%甚至更低。

“像我的一些客户,确实买的是高价房,贷款利率超过了6%,有部分是6.2%,他们自嘲是利率的站岗人。尽管后面房贷利率调下来了,月供也下降了,但相比周围去年买房的人低于4.5%的房贷利率,这部分人相当于凭空多出近2个点的利息,十几年、几十年下来的确是较大一笔钱,所以他们选择提前还房贷,觉得至少目前而言比较划算。”建行的一位信贷经理说。

第三个原因是,从前一直稳定的投资渠道,去年以来都表现不佳。

“要不要提前还按揭,其实关键点不在于利率,而在于自身的投资能力。”曾是银行资深高管、现为财富管理公司负责人的陈先生认为,2022年投资理财收益波动较大且远不及预期,不少市民无论在股票、基金、乃至银行理财产品上,都感受到“寒意”,亏损了不少钱,所以产生了“与其亏掉,不如还掉”的心理。

网友评论▼

标签:

精彩放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