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职大:建立创新联合体,为稻麦稳产增产提供科技保障
柳鑫 梁孝梅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3月27日,由扬州市职业大学牵头组成的“稻麦周年机械化优质丰产绿色增效技术集成创新”科技服务团队,分别深入高邮、兴化等地,走进麦田仔细察看苗情,指导当地农户指导使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
这是该校加快推进科技、教育、产业“三融合”,全面精准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个缩影。
【资料图】
在扬州职大党委书记马顺圣看来,新时代新农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考验着学校服务国家、地方、产业的能力,必须通过强化产教融合,建立农业创新联合体,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让更多科研成果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持续增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优质安全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多,安全优质信息化机械化生产模式与技术必将成为稻麦两熟种植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扬州职业大学科技处处长张军说。
江苏是中国稻麦两熟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常年种植面积为2600—2800万亩,分别占我国稻麦两熟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占江苏稻麦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稻麦两熟种植面积、产量、质量与效益,直接维系着江苏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
近年来,部分种植大户对稻谷市场持观望态度,惜售粮食,加之收获天气恶劣多变、频发,水稻收获推迟、小麦播种推迟,烂耕、烂种现象突出,造成小麦收获迟、水稻移栽又推迟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稻麦周年双迟播收、产量效益双低。
尤其是稻麦周年茬口衔接紧的情况下,对其中稻麦生产所涉及的机械化作业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大中型农业作业机械仍然不能较好地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复式作业机械偏少,规模偏小,作业效率较低,秸秆还田质量、旋耕质量、播种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较为突出。
如何解决持续增产面临的诸多挑战?
从2018年起,扬州市职业大学与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科技攻关小组承担了江苏省科技厅下达的稻麦周年机械化优质丰产绿色增效技术集成创新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并在田间地头举办了一系列观摩会推广会。
多种先进装备技术得到应用
该校自项目开展以来,科技攻关小组针对制约江苏稻麦优质丰产绿色增效的关键技术瓶颈,重点在江苏扬州市与兴化市分别设立研发基地,针对性进行稻麦周年机械化栽培的茬口高效衔接与丰产优质高效配套品种选用、机械化农机选型配套、机械化精准播栽、病虫草绿色防控、信息化管理服务等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示范成效。
目前,该校联合科研团队在深化苏中地区优质食味水稻长秧龄与春性中弱筋小麦少耕机播为主体的稻麦周年丰产增收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苏中稻茬适播小麦机械化优质丰产绿色增效栽培技术和苏中稻茬迟播小麦机械化优质丰产绿色增效栽培技术两项小麦优质丰产增效新技术。
通过稻麦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农机选型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专题试验,该校联合科技团队创出稻麦贴地播种复式作业技术,一次作业可完成九道工序,节本降耗效果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该校依托这些农业生产新体系新装备等,已建立核心基地3582亩,稻麦亩产分别达754.3公斤、554.5公斤,化肥利用率提高了6.1%,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1.5%;建立辐射区368.55万亩,其中水稻182.4万亩,平均亩产651.8公斤;小麦186.15万亩,平均亩产398.7公斤。3年来,累计增收粮食7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6亿元。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农业创新联合体作用,通过加强对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的培养,指导科技示范主体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产品等,努力提高示范主体自我发展能力和对周边农户特别是小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科技示范主体成为当地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推进稻麦科技实用人才技术水平的提升。”马顺圣表示。
标签: